
2024年2月15号清晨,我抵达法国,正式开启这次法国之旅。
这次来法国,是为了取船,开启我期待了十年、筹备了十年的环球航海五年计划。船已经准备就绪,只等下水。我和大厨(比我年轻几岁的Partner)将一起起航,踏上四海为家的旅程。
既然要在船上长期生活,我们需要为这个“家”——木兰号,准备各种生活用品。大厨是四川人,离不开麻辣;我是广东人,少不了油盐酱醋和阳江豆豉。因此,抵达巴黎机场后,我们取上提前租好的车,直奔巴黎13区最大的华人超市——陈氏超市。


原计划是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调整时差,以便在船厂培训时精力充沛。然而,Garcia船厂的进度推迟,我们因此多出了一周时间留在法国。这也恰好让我能赶上独臂船长徐京坤完成法国旺代比赛归来——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!
买完物资后,我们与京坤的妻子Sofia联系,得知京坤将于18号早晨抵达。于是,我们决定提前一天前往旺代迎接他。途中,我们在法国勒芒的一座农场停留了两晚,补充睡眠、调整状态。年过五十,精力恢复远不如年轻时。想当年,三十多岁第一次来法国,第二天还能整日奔波,时差根本不是问题,如今却不得不多加休息。
抵达旺代后,我约了在法国生活近六年的河南朋友小岗共进午餐。小岗是我2023年在京坤家中结识的朋友。法国的餐馆通常在12点至14点营业,过了饭点厨房就关门,我们找了许久才发现大多已歇业。最后,我们又回到了Ocrean Cafe——这家餐厅见证了京坤出征和凯旋,别有一番意义。
午饭后,我们前往京坤赛队驻地,这是当地一位华人提供的场地。我们刚到,就赶上Sofia和赛队成员通过卫星连线京坤,讨论次日抵岸的准备工作。从电话中听到京坤声音洪亮,状态极佳。他兴奋地说,迫不及待想冲过终点线,吃上一顿热腾腾的饺子!真是个在海上坚持了99天、只靠方便面果腹的山东汉子!
随后,我、大厨、小岗与专程从国内飞来的赛队志愿者白总,一起前往红塔队迎接京坤的指定地点。我们坐上小岗的车,实地考察,正巧赶上瑞士船长完成比赛,驶入港口。
看完场地后,我们又前往当地一个中法华人工作坊,协助张贴海报,做最后的迎接准备。大家都充满热情,期待着京坤的到来。
回到Airbnb的住处后,我和大厨煮了碗面填饱肚子,随后整理摄影器材、充好电,便早早休息。
但心里想着第二天的迎接,半夜醒来,忍不住上旺代官网查看京坤的最新进度,又翻了迎接群的消息,并发了条朋友圈。辗转难眠,我索性起身,把充好的相机收进包里,再次确认一切准备就绪。
清晨,我泡了咖啡 ,做了早餐。大厨随后也起床。这时,赛队群里传来消息——京坤冲线了!他创造了中国帆船航海史上的新纪录!
我们整装出发,驱车前往红塔岸边。途中遇到恩琪——一位中法家庭的华人,也是这次迎接活动的志愿者之一。她的公婆家就在旺代。我们因支持京坤而结识,被他的精神凝聚在一起。
岸边,凛冽的西风呼啸,寒意刺骨,我的握着相机手几乎被冻僵。但当远方迎接京坤的船队逐渐驶近,所有人都沸腾了!岸边人潮涌动,我们分发着京坤的海报。一个法国老太太激动地对我说着法语,虽然我听不懂,但仍能感受到她的热情。
渐渐地,京坤的船队靠近港口,人群欢呼不已。京坤站在船头,高举燃烧的红色信号棒,与岸上的人们挥手致意。绿塔的粉丝们挥舞着五星红旗,也点燃了信号棒回应。我被这一幕深深感染,和大家一起奔跑、大声呐喊,为京坤欢呼!
我和大厨跟着船队一路奔跑,抵达旺代入口。凭借前一天领取的绿手环,我们顺利进入浮台码头。京坤的IMOCA战船缓缓靠岸,岸边已挤满无法入内的法国观众,他们挥手欢呼,场面热烈而感人。
旺代帆船赛是一项极限运动,象征着人类挑战极限的勇气。它超越国籍、种族与信仰,是全人类精神的共鸣。京坤,正是这种精神的代表!他的坚持、努力、不畏艰难的精神,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。
这一刻,他不仅创造了历史,也深深鼓舞了我。
面对未来五年的环球航海,面对未知、困难与恐惧,我知道自己并不孤单。我知道,有这样的中国人已经做到了。我是50+姐姐,悉尼帆游Echo。我相信,在追梦的路上,我也一定可以创造属于自己的新纪录!
文章开头的时间好像是2025年吧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