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第一性原理和Tiny Habits 福格行为模型 |Echo2024年12月的读书笔记
2024年12月18日
讀畢需時 7 分鐘
1
49
0
11月中从欧洲回到澳洲,这次旅程在中国呆了2周,见了一些多年没有见面的老朋友后,就飞往欧洲。在欧洲旅行了2个月。这次在欧洲的收获良多,自己尝试让身体和灵魂消化,思考,记录下来。我会后面另外发文章和大家分享我在欧洲的见闻和感悟。
在法国定的船名字的设计弄好了,感谢在法国的小伙伴Jiayi帮忙的设计!下面图不是我的船,船还没下水,还在船厂里面。她会在2025年2月份下水,到时我会和大厨飞过法国开始我们的木兰号大冒险旅程!大厨是四川人,她希望船名的设计可以体验出她四川人这个特点,熊猫是她想到的第一个念头。但是这个被设计烂了的元素很难创新!居住在南法的设计师Jiayi她也是四川人。非常感谢她的创意:竹子这个元素!我和大厨都非常喜欢这个设计!

上图是木兰号Mulan设计的形象,欢迎以后大家在码头,海上看到木兰号,和我们Say hi。

上图是我和大厨在法国Garcia船𠂆,在木兰号船底下拍的。
回到澳洲,我继续锻炼身体。人过了50岁后,身体锻炼就变成最重要的事情了。我的人生清单:我的 50-60岁要完成的事情里面,没有健康的身体和精力,是一件都没法完成的。
我在49岁时上了一个全职的电影和电视制作课程。那是在我妈妈生病,很突然走了后,我精神和生活陷入低谷时,我去上的课程。那时疫情还没完全结束,出国旅行还不太容易。
我一直在思考,我要做些什么?什么是有意义的事情?
我旅行回到澳洲编我的视频时,我停了下来。我要做有意思的事情,如何可以体现在我的作品里面?
读书做笔记,是我从少年时就养成的习惯。阅读一直是我精神营养源泉。阅读,思考,记录,行动,修行是伴随我一生的伙伴。
我在11-12月阅读了几本书,这是我其中的一些读书笔记。我挑了一些特别能启发我的内容,和大家分享。要是大家喜欢我的笔记的,欢迎给我留言或写信告诉我,这会给我动力去写文章,谢谢支持!
12月
拖延
我们在做一件事情时,为什么会内蚝,畏惧,拖延,很多时候是由于对无效努力的恐惧。
我们怎么管理自己的工作?我认为凡事要列事情清单,一项项列出来,越详细越好,做成表格,表格构建规律。
第一性原理
埃隆·马斯克特别推崇第一性原理,认为这种方法,帮助他能够从事物的本质出发,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和新方法。
他在多个场合提到过,他所推崇的第一性原理思维。
在南加州大学商学院的毕业演讲中,马斯克说:
或许你听我说过,要从物理学的角度思考问题,这是第一性原理,即不要进行类比推理。
你把事物细分到你可以想象的最基本要素,然后你从那里开始推理,这是确定某件事是否有意义的好方法。
这种思考不容易,你可能无法对每件事都这么思考,因为这很花精力。
但是如果你想创新知识,那么这是最好的思考方法。
我们经常用的创新方法是找到竞品,学习竞品,进行模仿和优化,这个是属于同维竞争。
而马斯克是要回到这个品类的开端,从这个品类最根本的存在价值和物理要素来观察,以不断接近问题的根本的方式,去重构解决方案。
为什么第一性原理能产生如此良好的效果?原因在于它能够帮助我们剔除经验主义的干扰,直面问题的核心。
如同马斯克在面对电池成本问题时,没有简单地接受现状,而是深入到电池的基本组成元素,发现了成本降低的可能性。
亚里士多德最早提出“第一性原理”,他提出:每个系统中,存在一个最基本的命题或假设,它不能被违背或删除,这个命题和假设就是第一性原理。
只有识别出这个品类的第一性,你才能准确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历史上正确的一方
当福特T型车出现,你就应该知道,新物种已经羽翼丰满,马车进行了淘汰周期,基于马车的所有优化都失去了长期意义。
我们每天都会收到大量的反馈,大量的需求,看上去有无穷的优化需要去做。
如何培养第一性原理思维
我们可以通过日常的训练,逐渐培养起第一性原理的思考方法,并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。
01、深入钻研,探寻本质
若要培育第一性原理的思考途径,首要的便是深入地钻研探究,去探寻事物内在的本质特性。
当我们在自身所处的领域中,对那些基本的原理以及核心的概念,展开深入的研究时,我们便能够渐渐地领会事物的本质所在,如此一来,就能更为出色地运用第一性原理去开展思考活动。
02、跨领域融合,打破思维定势
第一性原理的思考倡导我们,从各个不同的领域去获取灵感源泉,以此来打破固有的思维定式。
当我们进行跨领域的学习与思考时,我们能够察觉到不同领域的共通之处,进而催生出新颖独特的创意构思,以及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。
SpaceX 的巨大成功就是典型的实例,它巧妙地把航天技术与可重复使用火箭的理念相互融合,最终达成了太空探索领域的重大革新突破。
03、勇于实践,验证并优化
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。
想要培育第一性原理的思考方法,我们就得勇于付诸实践行动,借助实际的操作流程,对我们的思考成果予以验证,并且 持续不断地优化迭代。
通过反复不断地尝试以及迭代更新,我们才能够渐渐地使自身的第一性原理思维趋于完善,并将其切实应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处理当中。
04、保持开放心态,持续学习
我们需要对全新的知识以及新颖的观念,始终保持开放包容的心态,持续不断地学习并更新自身的知识体系。
唯有持续不断地学习,我们才能够紧紧跟随着时代前进的步伐,发现全新的第一性原理,并且将其有效地应用于实际问题的处理之中。
与此同时,通过与他人交流和讨论,我们能够拓宽自身的视野范围,汲取他人的智慧结晶,从而进一步对自身的思考模式予以完善提升。
Tiny Habits 福格行为模型
这是一本非常详细的“如何化抱怨为行动”的操作手册。它介绍了7个具体步骤。在这里,我先剧透一下前三步:明确愿望、探索行为选项、为自己匹配具体行为。
第一步,明确愿望。愿望很容易就能识别,我们经常抱怨的,其实就是愿望。
第二步和第三步,探索行为选项和为自己匹配具体行为,是连续的发散和收敛的过程。
我们容易把情绪点锁在“达不到期望”的那个点上,但是现在,请先把这个“点”画在纸张的中央,并且不要沉浸于此,而要侧重于思考有哪些行动可以通向它,越多越好。这是发散。
收敛,则以实现愿望的效果强弱,以及自己容易做到还是难以做到为思考框架。把发散想出的所有行为置入图P-2中合适的位置,最终就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行为,找到自己能开始行动的那个小台阶。
第一,要自信,不要自责。
如果你做出过努力,却没有养成预期的好习惯,那请不必自责。这 不是因为你本身有什么缺点,而是因为在行为设计上或者你所使用的方法有问题,只要设计合理和方法得当,养成你所期待的好习惯就有很大的可能性。那具体需要怎么做呢?
一是停止自我批评,
二是把你的愿望拆解成微行为,
三是将每一次错误当成是一种新发现,并利用它们不断改进。
第二,从小改变着手,“简单”才能促进改变。微习惯策略对培养新习惯极为有效,你可以选择自己想要做出的行为,把它拆解成微习惯并融入生活,然后把它“养大”。
例如,福格倡导的毛伊习惯,即每天早晨起床后做的第一件事——喊一句类似“今天又是美好的一天”的话。这个行为只用3秒即可做到,如果养成习惯,就能促使你开始积极美好的生活。
小即是大,微小的行为可能带来巨大的改变
第三,通过行为设计来养成好习惯。
人要成为自己的真正主人,就要带着好奇心,保持一定的距离来观察自己的行为,就像科学家观察培养皿内的情况一样,或者把习惯当成食谱一样看待。
我们要鼓起勇气将生活当成自己的专属“改变实验室”,我们可以在这里为那个“我们想成为的自己”做出任何尝试,体验到一切皆有可能的神奇。
第四,在行为设计中要把握行为改变的三要素,即动机、能力和提示,而行为发生于三要素同时出现的时候。
动机是做出行为的欲望,
能力是去做某个行为的执行能力,
而提示则是提醒你做出行为的信号。
动机越强,就越有可能做出行为;行为越容易做到,就越有可能成为习惯;没有提示,任何行为都不会发生。
因此,在改变行为的时候,需要检查确认三要素是否齐备。
第五,及时庆祝是感受成功并将这种感受融入新习惯的最佳技巧,也是提升某种行为再次发生的概率的一种积极体验。
可以说,庆祝是习惯的“肥料”,每一次庆祝都有助于让习惯牢牢扎根,而坚持庆祝的累积效果会滋养整座“习惯花园”。庆祝的原则是“及时又简单”,要尽可能选择自己感觉最自然的方式来庆祝。而庆祝的原理就是,“成功的动能”会让成功带来成功。
通往成功的路从来就不会是坦途。无论你处于怎样的生活状态或者现在面对多少困难,抑或是拥有多么美好的生活,只要你希望生活有所改变,只要你使用了这本书 中的方法,你就会发现改变的过程越来越愉悦和轻松,它将影响你的自我价值。祝愿每一位读者都能从这本书中收获更多工作生活的道理和方法,整理心境,从点滴小事做起,成就精彩人生。
简单才能改变行为
我只是出去散散步,最后却决定在外面待到太阳下山,因为我发现向外走,其实也是往内心去。
——约翰·缪尔